概要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我國參與經濟融合的程度將進一步加深,這為我國對外經濟與貿易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現有的國際商務人才實踐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的國際貿易領域需要的是能夠適應國際商務競爭的高素質商務人才,即需要具備出色的宏觀經濟分析與判斷能力,而且還要具備現代商務活動的實際決策、談判與操作能力,特別是對現代商務領域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領域(包括物流學科、高級談判、跨境電子商務等)要有充分的認識與知識準備,具有足夠的商務領域決策與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培養和加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都是高等教育探討的課題。近年來,國內高校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的實踐證明,通過一系列實驗與實訓課程的開設,能顯著加強學生操作技能以及分析和處理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與職業素養。
目前國內外出版的國際貿易實務綜合實驗與實訓類教材相對《國際貿易實務》等理論課課程教材來講,并不多見。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國內高校在開設國際貿易綜合實驗課程時,仍主要依賴于實驗軟件開發商提供的操作說明或者自主編寫的實驗指導手冊。近年各高校對實驗實訓教學重視度的逐漸加強,以“國際貿易實務”為主題的綜合實驗教材得以陸續推出。歸納比較后發現,已經出版的實驗實訓課程教材:有的主要根據國際貿易實際交易的流程,確定實驗目標、結合實驗教學內容應具備的學科知識、設計實驗步驟和分析實驗結果,使學生熟悉對外貿易實務的具體操作流程、鞏固與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方法;有的基于國內使用的進出口貿易模擬平臺- SimTrade
,通過真實的進出口貿易及相關角色的嵌入,指導學生通過個人的實際業務操作去運用以往所學過的貿易理論和實務相關課程的要點,在真實的模擬外貿環境條件下,通過相互業務磋商完成合同訂立以及合同履約的整個貿易過程;有的關注的是國際貿易實務平臺構建之后的具體日常事務的“執行”,通過這些設計好的實驗,讓學生了解國際貿易在現實運作中的業務流程設置;有的教材則針對國際貿易中各主要環節,如單證、結算、商務談判等進行專項訓練。
相對國內同類實驗與實訓課程教材,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專項十綜合”模式
二、“實訓+實驗”模式
三、加強對綜合型、實踐型實驗的設計與運用
|